国际公路运输系统(TIR)作为全球跨境货物运输的重要便利化机制,自2018年我国正式启动试点运行以来,已成为推进“一带一路”互联互通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之一。TIR运输凭借“一证通关”的高效模式,显著提升口岸通行效率,降低企业综合成本,为构建现代化跨境物流网络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满洲里、霍尔果斯、阿拉山口等重要口岸持续发挥枢纽作用,郑州、青岛、义乌等多地海关作业区也成为TIR业务的重要发起和接收节点,反映出我国内陆与口岸协同开放的新格局。
TIR运输与中欧班列之间已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。中欧班列提供稳定的大容量干线运输能力,而TIR系统则弥补了班列在末端配送、灵活发运和货物类型等方面的不足,有效弥补了中欧班列在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门到门”服务方面的不足,真正实现“铁路 公路”多式联运的无缝对接。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中欧乃至欧亚大陆间的物流效率,也为我国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随着中国继续推进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TIR系统将在构建高效、绿色、智能的国际物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随着更多企业加入、口岸功能优化以及数字化通关系统的应用,TIR运输有望实现更快增长,与中欧班列共同构建“双轮驱动”的亚欧大陆物流新生态。
http://www.bailyun.com/